继金庸、老舍等之后,又一批文化界知名人士被王朔拷问,其中首当其冲地就是刚刚捧得柏林银熊的张艺谋。其获奖作品《我的父亲母亲》也被王朔指为是“极度虚假,假装单纯!至于张艺谋本人,王朔更认为是早“该灭了!”理由是“所有的人都觉得他是臭大粪”!但只小声说。如果不灭“影响极为恶劣,现在等待着一个契机”。王朔的以上高论都发表在今年第三期新改版的《文化月刊》上,该刊一改昔日古板单调、四平八稳的风格,发表了不少充满锋芒和锐气的文章。特别是一篇关于王朔的独家专访,更加引人注目,想必又将引发一场关于名人怎样看待批评的讨论。在这篇文章里,王朔指名道姓地列举了一些高高在上的文化名人如张艺谋、赵忠祥、余秋雨、梁晓声等。这些以往媒体还不曾或不敢触动的人物,此番是否要找王朔“讨个说法”,无疑会成为近期公众关注的焦点。
对于梁晓声,王朔毫不掩饰对这个“似红非红”人物的蔑视。称梁晓声给他的感觉“就像在里打滚,然后往人家身上钻,可大家还是觉得不臭。”因此,王朔叹道:“公众人物若想得到群起而攻之的最高待遇也非易事。”
至于“余秋雨、赵忠祥这样先红后紫的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、成为焦点的人物。”王朔总结道:“公众人物就像公共汽车一样,大家都想上去一程。不让搭不成,拒载的后果更不堪设想。每年的文化事业里都要开进这么几辆大公共汽车,大家就都有车搭有饭吃了。而媒体就是卖票的,揽客的、‘管儿局’的。”王朔不认同批评他们就是“破坏安定团结”的论点,而奉劝他们要“了解交通状况,要想出人头地就要当公共汽车让人搭。”
王朔认为:许多公众人物的最终下场就是一文化神话的下场。这些神话最终都要破灭,在它将破未破的时候捅它一下,捅破了的人就是新的文化英雄,捅不破的只好下回再捅,这种文化清算是早晚的事。
具有讽刺意味的是:该期《文化月刊》的封面是王朔神情怪诞的脸,而此前王朔曾引用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描写妓女之家时的一句话,说街头时尚杂志的封面,就像狐狸窝一样,觉得挂在一群狐狸中丢人。如今,王朔自己也一头扎进了狐狸窝,曾经一本正经的《文化月刊》也与敢于“大放厥词”的王朔开起了玩笑,看来王朔这回想不惹得一身骚也不行了!